距離2007年5月底暴發的太湖水危機,倏忽已7年。又到5月底,太湖水情如何?27日-28日,記者進行了探訪。
  藍藻首發略早於去年,平均面積變小
  27日中午11點半左右,無錫黿頭渚景區,記者看到,湖水近岸處角落裡有零星藍藻;抬頭望向湖中稍遠處,一條細細的綠色色帶隱約可見。
  “綠色色帶就是藍藻。”無錫市太湖辦主任顧崗坦言,今年4月3日首次監測到太湖藍藻水華現象,同比去年的4月7日略有提前;但至目前為止,藍藻水華平均面積為17平方公里,同比減小21.7%。主要水質指標,特別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葉綠素A的濃度,均優於往年。
  顧崗分析,今年情況總體穩定向好除了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外,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太湖水位比較高。目前太湖水位高於往年約18釐米。“水位高,意味著整個湖體的環境容量增加,據測算,今年太湖的環境容量增加了10%-20%。”
  而在蘇州區域的東太湖,記者並未看到藍藻。
  省太湖辦副主任張利民告訴記者,2007年以來,我省堅持把太湖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,綜合施策,太湖水質呈現穩中向好態勢。“太湖水質從中度富營養化轉化為輕度富營養化;15條主要入湖河道中,當年有9條劣Ⅴ類,如今全部在Ⅳ類以上。”
  堅守安全供水底線,雙源保障無憂
  27日下午兩時許,記者來到無錫南泉水源廠,只見近岸處,用於增氧防止藍藻發臭的曝氣設施正在工作,翻騰起無數白色水花。
  “今年到目前為止水質比較穩定。”南泉水源廠廠長董美珍告訴記者。
  無錫目前已採用“雙源供水”。三個水源廠,兩個在太湖邊,一個取長江水。同時,建成全國首條“安全供水高速通道”,在三個水源廠與四個水廠之間架設起管道連成一體,其作用是,“萬一哪一個水源地發生水質突變,其他水源可以實時替代,確保居民用水無憂。”
  去年底、今年初,無錫進行兩次“壓力測試”,將其中一個水源廠停供24小時,結果居民完全沒有感覺。
  28日下午,在蘇州吳中供水公司,記者看到,一套“臭氧-生物活性炭”深度處理設施正在運行。據鬱永康總經理介紹,這套設施投資超過1.5億元,去年底建成投產,半年的跟蹤檢測顯示,該工藝對有機污染物去除率超過50%。
  “藻型生境”未變,需防過急心態
  雖然此前已連續6年實現“安全度夏”目標,但在從事太湖治理的同志眼中,治太非易事,希望各界能客觀地認識到太湖治理的長期性、複雜性。
  張利民坦言,太湖湖體富營養化是長期污染積累造成的,不可能短時間內有非常大的改變;而近年來“治太”的邊際效應逐步顯現,要持續改善水質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。特別需要關註的是,目前太湖流域的產業結構依然偏重,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超過環境容量。“據中科院測算,太湖水環境的承載力,總氮為0.9萬噸/年,總磷為0.06萬噸/年,而目前的入湖量分別超標3.3倍、2.5倍。”
  大型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難題。例如,日本琵琶湖,治理投入1800億元人民幣,花了30餘年,藍藻才基本消失;歐洲萊茵河,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治理,直至80年代中期部分河段水質恢復到Ⅱ-Ⅲ類。
  “太湖屬於大型淺水型湖泊,平均水深僅一米多,水污染防治難度更大。”張利民表示,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,未來更需要在精準治污上持續下功夫。
  顧崗認為,目前雖然太湖水質呈現向好景象,但“藻型生境”(適合藻類生長的環境)並未改變,因此,對治太要有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,不宜過分急於求成。
  本報記者 杭春燕
  (原標題:今夏,太湖水質安全嗎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z79uzvj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